宜春市湖岗台生态旅游植物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15-03-31 11:05:53
《宜春市湖岗台生态旅游植物园》
项 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项 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宜春市明月花果苗木园
二O一四年六月六日
项 目 提 要
项目名称:《宜春市湖岗台生态旅游植物园》
拟建地址:袁州区南庙镇湖岗台
项目实施单位(盖章):宜春市明月花果苗木园
项目负责人(签名):付炯生
办公地点:宜春市朝阳路150附1号
邮政编码:336000
联系电话:0795/2180077 0795-3216882(兼传真)
手机:13006275719
网址: www.zgyyfg.com
邮箱:2388850128@qq.com
编制日期:二O一四年六月六日
目 录
一、项目介绍
二、项目单位简介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四、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六、项目资金筹措、保障措施
七、项目效益分析
八、结论
一、项目介绍
据资源调查统计,全国植物区的十五个地理成分中,我市就有十四个,现有高等植物近3000种,占江西省的60%,有些树种如全缘叶红山茶、粉花陀螺果、长果山桐子、厚皮毛竹、华木莲等已属宜春特有。然而,珍稀濒危植物也有183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第一批)名录的就有56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3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53种;列入省重点保护植物(第一批)名录的有38种。如何繁殖发展珍贵树种和保护挽救这些濒危珍贵树种植物,是一项刻不容缓而极其重要的生态工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高度重视这一工作。
《宜春市湖岗台生态旅游植物园》是以种植优良生态树种、优质种苗繁育、珍贵花果苗木生产经营为主的一个农林科技型项目。同时拟恢复园内原有的禅宗文化《玉宇梵宫》、《瑶金庵》名胜古迹,建设旅台名人易大德题写构思的“山房”(别墅)和鲜活植物生态理疗疗养式老年公寓,为宜春市民、旅台邑人和外来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态健身环境,开辟一处有生态品位、文化品位、珍贵树种花果苗木特色的旅游、休闲、娱乐场所,以提高宜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展示明月山人的精神文明风貌和改革开放后的伟大成果。
此项目地理环境好,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乡土气味浓,既是“道”、“佛”修行的胜地,又是历代名人墨客赞美的仙境。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项目已向有关科技部门上报了植物引种驯化理论研究和实验的科研课题。全园以生态植物为中心,以发挥保存植物资源、展现宜春珍贵植物种类,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使其成为有较高品位的游览景点,同时又是向人们普及植物知识、宣传生态意识的教育基地,使游人理解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物种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对日益严峻的城市生态环境的关注。这既拓展了城市居民户外文化休闲空间,推动了城市文化休闲生态旅游发展,又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休闲生活需要。
二、项目单位简介
《宜春市明月花果苗木园》是一个由林业科技人员、当地农民和回乡创业大学生组成,市林业局老科协珍稀花果苗木科技项目开发中心协办,以项目为龙头,农户为基础,一专带多业,林苗一体化的科技型林农企业。主要从事造林苗、城镇绿化苗、经济林苗、珍稀花果苗木、绿化工程的生产经营和生态旅游休闲项目的开发。苗木园本着自有基地为主,联合农户共同经营,以农户负责土地、劳力、管理;苗木园负责种苗、技术、资金的联营方式,分块、分项,用订单、合同落实责任,带动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共谋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型农林企业。
苗木园以市老科协各类高、中级专业科技人员及聘请有较高专项技术水平的项目主持人为主要依托,按“政府行为推动、市场行为实施”、三赢(农民赢得了收入、企业赢得了发展、政府赢得了民心)、三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原则,发展林业科技休闲旅游事业和珍贵树种花果苗木的生产经营。
目前,苗木园拥有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十多名,有资产600多万元,拥有自有山林土地面积上千亩,苗木基地100多亩,种植了可上市的高产油茶、丹桂、茶花、玫瑰、竹柏、银杏、罗汉松、金线松、香樟、红豆杉、速生竹柳等各种珍贵树种花果苗木60多万株。以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生态休闲旅游业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旅游休闲既是人们的一种发展需求,又是一种享受需求,是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综合,对丰富人民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休闲旅游需求有增无减的日益普遍化,居民的消费将更多地向生态休闲旅游消费倾斜。现代城市生产日益紧张,竞争激烈,工作、生活被噪声、劣质的空气所包围,城市的人们在心里上需要放松,生理上需恢复健康,人们迫切希望从绿色世界中恢复健康,从绿色世界中实现身心平衡,休闲度假旅游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当前世界上最为时尚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有机结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工作效益普遍提高,休假时间也就越来越多,紧张的工作之余,人们特别迫切需要寻找自己休闲的地方轻松自己,调节身心,愉悦心情,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该项目位于市区仅七公里地,又座落在乡村,它将是市民常规性出游休闲的首选之地,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项目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的需要
《宜春市湖岗台生态旅游植物园》,距离宜春市区仅7公里地,在明月大道自然风景线的左侧,离省会南昌220公里,离长沙市区200公里,离宜春明月山飞机场13公里,离浙赣铁路宜春火车站7公里,离温汤12公里,离明月山主景区27公里,是宜春城区至明月山景区的第一站景点。景区内有宜春“八景五台”之一的湖岗台景点,主峰“湖岗台”海拔高度405.5公尺,正对明月大道。园内有很好的源头山泉水,香樟古木参天,毛竹翠绿凉爽,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乡土特色,古今建筑,历史典故及湖泊水系等,加上珍贵花果苗木景观,宜春市各种名贵树种的集中挂牌展观,曲径通幽,人与自然相依,避开城区热岛效应,真可谓宜居宜游的仙境。且离城区近,道路宽阔,市内公交车可直达,便于市民、学生、离退休老同志、公职人员休闲旅游,使市民能就近享受到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接受农林生态科普知识的驯化。
3、项目的建设是加快改革,促进宜春经济发展,繁荣当地经济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对加速宜春外向型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帮助农民致富,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战略性产业大开发,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加快了宜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步伐,这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据“世界旅游组织”资料介绍,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加4.3元;旅游业每增长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另外据报道,未来10年中国的饭店、航空和旅游社等旅行旅游产业将创造1500万个就业岗位,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产业也将新增3500万个工作岗位。因此,开发一方旅游景点,可以带动一方经济发展,致富一方人民已在宜春各级党委和政府形成共识。
通过对该项目的建设,可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事业优势。项目建成后,除增加国家税费及本单位直接受益外,还能带动梅花、长坪、田心里、白马村八角、白石下、尖山下及中村马石下等地的农家乐餐饮一条线,使当地农民受益,并可解决部分就业人员的工作。
因此,发展这一景点旅游项目,是当地农民乃至当地政府的迫切希望,该项目的建设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繁荣当地经济的需要。
4、项目的建设是宜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历史的经验证明,传统的山林开发模式是砍树卖钱或挖地建厂,难以超越生态环境破坏这一关,工业化时代的生化污染对环境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而能够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旅游休闲业应是当地首选的产业之一,因为旅游业与环境的保护具有天然的联系,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旅游业发展就会成功。一方面,优势的环境质量增强了旅游地的吸引力。在环境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的现在,如果没有优势的环境,再好的旅游资源也很难发展。我市明月山自然风景区的开发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另一方面旅游促进环境的改善,旅游业是许多旅游地区加强环境治理的最大动力。虽然初期投资较大,但长远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理想的,而且旅游收入也是环境保护经费的重要来源。
湖岗台生态旅游休闲项目的开发,对宜春市的山水园林城市会起着良好的作用,同时对乡村环境建设,促进乡村生态平衡,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高乡镇村组的环境保护意识,将会起到示范推动作用。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农民群众的支持和当地政府的关心,为这一项目的可行性奠定了基础。
自从承包了湖岗台一带的山林土地以作旅游花果苗木基地后,当地农民群众把这一项目作为了他们自己改变面貌的切入点,当作了他们家门口的经济发展和环境美化。看到了就业机会和脱贫致富的希望。在承包这一山林土地中,得到了98%的农户村民的支持,田心村民组还组织成立了“农田水利道路改造协调小组”,以支持这一项目工作的胜利进行。
当地南庙镇政府,为保障这一项目的稳定发展,批准办理了山林所有权证。宜春市科技局、林业局也为这一项目上报列入了科技项目计划,为这一项目的胜利开展铺平了道路。当地村组和各级政府的支持,极大的鼓舞了林业科技人员,从而增加了这一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优越的地理位置将为这一项目的前景提供了有利条件
离中心城区仅7公里,湖岗台自然就成了市区山清水秀的后花园。又在明月山风景区线上,这就成了明月山景点串连的前站。在市民心里,有一种明月山太远,很难经常光顾。而在市区内的一些旅游景点,人为打造的多,新鲜感少。这与湖岗台山高水清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景点相比,就有一个明显不同的感受。到湖岗台与农民兄弟同乐,乡土气息浓厚,空气环境新鲜,加上湖岗台的一些配套项目,珍稀花果、野生动物、山野别墅、古迹建筑、竹林野营、水系喷泉、碑林文化、鲜活植物理疗疗养等配套项目设施,都会给市民、游客带来很大的吸引力。一些市民、学生、离退休老同志、公职人员在工作之余,兴趣所至,假期出游或散步、或蹬车、或乘市内公交车前往都很方便,空手而去,买点土特产、花果、蔬菜之类的无公害农副产品回家,加上景区的热情服务,吃、住、游、乐、购都很舒适方便,这样一个就近旅游点,其发展前景是可想而知的。
宜春市区将要发展成上百万人口的中等城市,除外埠游客外,就本地经常来的游客也拥有较大比例的客源。
3、旅台同乡会的介入会增加这一项目的外援力量
早在1992年,旅台同乡会会长易大德老先生回乡探亲,与曾下放在梅花村居住了十年之久的宜春知名人士汤光瑢老先生历尽风雨四十多年,终于在故乡宜春多次会面,在畅谈已往中,感慨万千的汤、易两位老先生就提出在明月山建山房,使海峡两岸邑人共叙乡情和文化交流有一相聚之地。汤、易俩位老先生并分别题写了“明月山旅游避暑山房”牌号,并向明月山麓潭下村委会征用山地九亩七分,缴了押金,并落实由彭启凡、付炯生俩人负责筹建。后因各种原因,没能实施。现将这一牌号移建湖岗台落籍,还由当时主持筹建者付炯生负责组织实施,将旅台同乡会邑人所作诗、词、联、文及书信交往,精选勒石,流传后人,以展现海峡两岸邑人统一祖国的愿望。这对湖岗台在海外的知名度,也是不可多得的。就这一民族民意历史,在湖岗台的旅游项目中也将会引申到海外,并会发展成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平台。
四、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一)环境概况
《宜春市湖岗台生态旅游植物园》初期以湖岗台西侧南北走向的一千多亩山林土地为建设规模。进而规划以湖岗台主峰为中心,东至白马河以西(含白马村八角、尖山下、白石下村民组部分山林土地),南至中村马石下,西至华山逢垅倒水东侧、北出长坪、坳上、与明月大道山林土地接壤,总面积约6000多亩域为《植物园后期发展的规划景区》(见:宜春市湖岗台生态旅游植物园规划建议图)。逐步把湖岗台建设成具有生态品位、文化品位、珍贵树种花果苗木特色,集“名胜古迹”、“山房”建筑、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吃、住、养、疗功能齐全,和旅台邑人相聚之地为一体的综合性《宜春市湖岗台生态旅游植物园》景点,无论从内含和建设内容,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开发湖岗台有它独特的历史遗迹和现代故事产生的“山房”。 “湖岗台”自晋以来是道家与佛门的圣地。是晋中叶道家邓表的家乡。至盛唐,有雪峰、存祖(义存)、五百头陀、丰、刘、杨三际圣僧在此精修;是北宋明教嵩禅师(契嵩)的讲经之地。明益聪禅师讲毗尼于此摄化迹归真也在此山中。“玉宇梵宫”相传有数千年的历史,至清代其慧禅师还进行了修复,有很深的历史渊源。虽然已废多年,但历代名人墨客赞美描绘“湖岗台”胜景的美妙诗篇一直还流传至今。“湖岗台与大仰(沩仰宗)、杨歧(杨歧宗)驰驱先后”载入了郡志。有海外知名人士邑人题写的“山房”牌号和诗、词、联、文名篇。项目将建成一个以原生态自然风景为主,配以珍贵树种花果苗木园林,名胜古迹,避暑山房,水域景观、竹林野营、亭廊碑林等一体化综合型生态游乐园。对宜春的旅游业来说,无疑是景上添花。
这一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保护、挖掘、展示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禅宗文化遗产;有利于保护湖岗台自然生态环境;有利于海峡两岸邑人爱乡爱国,共谋统一祖国的乡情交流;有利于我市的民族文化及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有利于带动湖岗台周边村庄的民营旅游业和农家乐的开展,它增加了宜春的知名度,同时也为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及农民大学生创业,老科技人员老有所为的和谐共进,走出了一条路子。
(二)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植物园规划设计的总体思路为“科研、观赏、旅游、休闲、生产经营”十二个字。以珍贵树种花果苗木的生产经营促进景点建设,以观赏、旅游、休闲项目收益来补充扩大生产经营,两者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其规划理念:
一是营造一个人与自然相联系的“人的领地”
景点与建筑的设计,遵循因地制宜,因境制宜,因景制宜的原则,尽量“宁小勿大,宁低勿高、宜淡雅朴素、忌豪华富丽。”处处以原生态植物为背景,花木园林作补充,以人的基本尺度为准则,采用小尺度,小比例,构成恰当的有人情味的空间。建筑方面以“精练豪放、舒展质朴、淡雅素静”的色彩基调,创造出“世外桃源”的意境,宜春乡土气味的艺术特质。
二是营造视线走廊,经营和谐优美的景观网络
规划既要提高环境质量,扩大环境容量,又要保护植物园的自然风貌,烘托各个构建景点的景观特色。为保护植物园的自然环境,建筑物以建在山谷,视野开阔的山巅,以植物造景为主,不突破山林天际线,使硬质的人工景观匿藏于花果绿林之中,若隐若现。
三是着力与经营实体相配的外部空间
植物园除以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外,还设立了一些配套的经济实体。如“珍贵树种花果苗木繁育苗圃”、“野生动物繁养”、“竹艺根雕盆景工艺”等类型的经济实体。经营实质的产品,即有经济效益,又要创造出观赏性、艺术性特色,品牌效应,每个实体都要办成一个即有自己的特色产品,又有游客喜闻乐见的看点,千方百计激起回头游客的购买欲及海外游客的传播。
五、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一)初期项目建设内容及投资估算:
一是建立500亩的珍贵优良树种花果苗木繁育基地和100亩的优质种苗基地,以展示宜春多样性珍贵物种;投资约1800万元
二是建设旅台名人易大德先生生前题写构思的“明月山旅游避暑山房”(别墅)15000m2,使其成为旅台邑人相聚之地和旅游休闲居住地;投资约3000万元
三是新建生态老年公寓附鲜活植物理疗保健室10000m2;投资约2000万元
四是引入专项资金恢复名胜古迹“玉宇梵宫”、“瑶金庵”禅宗文化建筑8000m2;投资约2000万元
五是精选海内外邑人诗词联文名篇,勒石树碑100块(暂定)流传后世;投资约30万元
六是新建两个约60亩的人工湖(含水系管道),投资约240万元
七是景区修筑环山水泥公路约10公里。投资约400万元
八是组织生产销售食物链,接受阜外需求,促进名优特富硒无公害农林产品的快速发展,投资约30万元
以上八项工程总投资约1亿元。
(二)后期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投入估算为一亿元。略
六、项目资金筹措、保障措施
(一)初期资金筹措
1、苗木园自筹资金1000万元(含已投入),占总投资的10%。
2、以竣工后的资产作抵押,申请贴息贷款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0%;
3、招商引资控股或单项引资6000万元,占总投资的60%;
初期项目建设为三年(即2015年至2017年)建成,六年(即2020年)内还清贷款,实现既无外债,也无内债。
(二)、项目保障措施
本项目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历史禅宗文化;完成海陕两岸邑人愿望,引领当地农民、回乡大学生创业,老科技工作者实现老有所为对社会作出贡献,以及实现政府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造幸福宜春、生态宜春的一项综合性民心工程,理应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扶助。
1、政策支持保障:国家十分重视良种的研究推广和普及,并制定了一些相关优惠扶持政策,这对生态农林植物保护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资金投入保障:各项资金足额到位是保障项目实施的关键。
3、项目经营保障:以“政府行为推动,市场行为实施”的原则,实行法人及法人代表负责制,全面落实经济责任承包制。
七、项目效益分析
《宜春市湖岗台生态旅游植物园》项目,不仅通过花卉园林补充了旅游休闲项目的原生态林木风景的不足,还另设立了三个配套生产经营项目,以充作项目的另一经济支柱,这就科学地整合了一个完整的综合性的生产、生活、经营空间。旅游资源不同于传统的土地、水和矿产等资源,它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变异性和永续性等特点。
湖岗台生态旅游植物园项目优势表现在既有自然的,又有人文的;既有景观的又有文化性的;既有古代遗迹的,又有现代兴建的;既有实物性的,又有体察性的。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现实性、规模性和潜力足。是一个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者市场,无论花费高低,其相应的旅游消费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一多层次的消费特征,决定了它是一个现实的、大众化的市场。
随着宜春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的消费需求将更加普遍,旅游是消费者选择的仅次于食品和住房的第三大消费项目,增长速度均明显快于国民经济同期的增长水平,旅游市场的发展潜力将不可限量。发展旅游业是增加有效供给、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有效途径。生态旅游植物园的开发,将会带动旅游花卉苗木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了区域经济结构,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产业和当地的经济发展。
宜春旅游休闲业的发展,不但可以使一些中低档次的旅游景点和农家乐产生效益,而且由于它具有创造的就业空间大,劳动就业成本低的特点,从而可以吸收大量人员就业,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随着我市各部门、各行业从政策上及协调配合上的进一步完善,随着双休日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有薪假期时间的增多,以及旅游交通设施的完善,我市旅游正日益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时尚,我市的旅游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在明月山景区龙头的带动下,我们这个龙尾一定会越来越活,其效益是不可估量的。(附:投入产出效益估算平衡表)
八、结论
通过可行性论证,我们认为《宜春市湖岗台生态旅游植物园》项目,不仅保护了生态,挽救了一些濒危珍贵植物,带动了珍贵树种优质种苗、花卉苗木的生产,野生动物的繁育和生态旅游及旅游衍生工艺品行业的发展,同时对解决人员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认为:此项目是可行的。
宜春市明月花果苗木园
二O一四年六月六日